2020年最新个人所得税政策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:一是提高起征点,由每月5000元提高至每月8000元,减轻了中低收入者的税负;二是增加专项扣除项目,包括子女教育、继续教育、大病医疗、住房贷款利息、住房租金和赡养老人等,使纳税人能够更灵活地安排自己的支出;三是调整税率结构,扩大3%、10%、20%三档低税率的级距,进一步减轻中低收入者的税收负担;四是优化调整了部分劳动所得的计税方法,如劳务报酬、稿酬、特许权使用费等,使计税更加合理;五是增加了反避税条款,对通过不合规手段避税的行为进行打击。这些政策旨在进一步优化税收结构,促进社会公平和经济发展。
2020年,面对全球疫情的冲击和复杂多变的国内外经济形势,中国政府将个人所得税改革作为激发市场活力、促进消费回补的重要举措之一,此次个人所得税政策调整的主要目标包括:
1、减轻中低收入群体负担:通过提高起征点、增加专项附加扣除等措施,有效降低中低收入群体的税负,增加其可支配收入,从而改善其生活水平。
2、优化税收结构:调整税率结构,使税收更加公平合理,增加高收入者的税负,缩小收入差距,促进社会公平。
3、促进消费与投资:通过减税措施刺激居民消费潜力,促进经济内循环,同时鼓励个人投资和创新创业,为经济发展提供内生动力。
4、增强税收透明度与公平性:通过完善信息共享机制、加强税收征管等措施,提高税收征管的效率和公平性,减少不合理的税收漏洞和避税行为。
1、起征点调整
2020年,中国将个人所得税起征点从每月3500元提高至每月5000元(年度6万元),这一调整直接惠及广大工薪阶层,特别是中低收入群体,有效减轻了他们的税收负担。
2、专项附加扣除扩大
为了更好地反映个人实际生活成本和负担差异,2020年个人所得税政策进一步扩大了专项附加扣除的范围和标准:
子女教育:每个子女每月扣除1000元。
继续教育:学历(学位)继续教育每月扣除400元,技能人员职业资格继续教育也纳入扣除范围。
大病医疗:个人或其配偶、子女发生的医药费用支出,在医保报销后个人负担超过15000元的部分,可按每年6万元限额内据实扣除。
住房贷款利息:支持居民自住需求,首套住房贷款利息支出可按每月1000元标准扣除。
住房租金:根据城市不同档次(省会城市每月1500元、市辖区人口超过100万的城市每月1100元、市辖区人口不超过100万的城市每月800元)进行扣除。
赡养老人:独生子女每月扣除2000元,非独生子女与兄弟姐妹分摊每月2000元的扣除额度。
3、税率结构优化
为进一步优化税收结构,2020年个人所得税对税率进行了调整:
- 最高边际税率由45%降至45%,但仅针对年应纳税所得额超过96万元的部分。
- 扩大中低收入群体的适用税率级距,如年应纳税所得额不超过36000元的税率为3%,超过36000元至144000元的部分税率为10%等。
- 减少税率级次,由原来的7级降为6级,简化了纳税计算过程。
4、反避税措施加强
为打击利用税收漏洞进行避税的行为,2020年个人所得税政策加强了反避税措施:
- 完善居民个人境外所得的申报和缴纳制度,要求纳税人如实申报境外收入并缴纳相应税款。
- 加强跨境税收合作与信息交换,与其他国家(地区)共享涉税信息,打击跨境避税行为。